排名第一:
武隆天坑位于武隆洋水河大峽谷上的武隆天坑地縫國家地質公園,是重慶最大的國家地質公園,以天然的天坑群、天生橋群、地縫奇觀、溪泉飛瀑為主要特色,規模宏大且可進入性強,被國家例為沖刺世界地質公園的重點景區,主要包括武隆天坑·天生三橋景區和武隆地縫景區。公園內巖溶地質、地貌特征尤為突出,擁有世界最大天生橋群和世界第二大天坑群,及集喀斯特地貌奇觀為一體的地表裂縫。這里不僅是觀光游覽的勝地,也是人們了解自然,認識自然,學習保護自然的天然教科讀本。
景區林森木秀、峰青嶺翠、懸崖萬丈、壁立千仞、綠草成茵,三橋修竹搖曳、飛泉流水,一派雄奇、蒼勁、神秘、靜幽的原始自然風貌,以山、水、瀑、峽、橋共同構成一幅完美的自然山水畫卷,其中天生三橋,飛崖走壁、擎天一柱、綠茵生輝、翁嫗送歸,仙女洞等景點引人入勝,使人留連忘返。新增的洞內自然巖壁攀巖項目,極具挑戰性。
天龍橋即天坑一橋, 橋高200米,跨度300米,因其位居第一,頂天立地之勢而得名。一橋橋中有洞,洞中生洞,洞如迷宮,既壯觀又神奇。青龍橋即天坑二橋,是垂直高差最大一座天生橋。橋高350米,寬150米,跨度400米,夕陽西下,霞光萬道,忽明忽暗,似一條真龍直上青天,故名青龍橋。黑龍橋即天坑三橋,橋孔深黑暗,橋洞頂部巖石如一條黑龍藏身于此,令人膽戰心驚。黑龍橋景色以其流態各異的“三迭泉”、“一線泉”、“珍珠泉”、“霧泉”四眼寶泉而獨具特色。
因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使重慶武隆天坑村成為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2》的第一個體驗地。也讓更多的人了解到當地優美奇特的風景和純樸自然的民風,從而吸引了更加多的游客。
排名第二:仙女山

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占地面積1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900米,最高峰2033米,森林面積33萬畝,天然草原10余萬畝,是重慶周邊最大的高山草原。
仙女山的林海、奇峰、草場、雪原被游客稱為四絕。登峰遠眺,起伏而又不失平坦;萬峰林海,蒼翠欲滴;鑲嵌在山林之間的遼闊草場,野花似錦、延綿天際、牛羊蕩漾其間,如詩如畫;山峰、山谷、森林與草原渾然一體,交相輝映。仙女山現有景點50余處,現已開發20余處,主要景點有:獅子巖、仙女石、侯家山莊、九把斧、四川省工農紅軍第二路游擊隊政治部舊址、林海、草場、度假村、帳篷村、野味火鍋城、獵人村等。通天塔觀日出和云海,仙女池垂釣,巴人村探幽,原始森林觀野生動物,菩薩坨拜佛,冬季滑雪賞雪。林海雪原、煙波皓渺,奇峰險關構成一幅精美絕倫的人文景觀。仙女山旖旎美艷的森林草原風光被廣大游客視為具有西歐牧園風情的“南國第一牧場”,成為重慶市新型的特色旅游勝地。
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以其江南獨具魅力的高山草原、南國罕見的林海雪原、青幽秀美的叢林碧野景觀而譽為“東方瑞士”,林海、奇峰、草場、雪原稱為四絕。登峰遠眺仙女山山原地貌,起伏而又不失平坦;茫茫林海,蒼翠欲滴、松濤陣陣;鑲嵌在山林之間的遼闊草場,延綿天際、如詩如畫,給人以陰柔與陽剛相濟的和諧美。山峰、山谷、森林與草原渾然一體,交相輝映,景觀層次分明,形成具有雄、峻、秀、奇、闊的地質地貌特色。
仙女山素有"東方瑞士"、"山城夏宮"之稱的美得遼闊,成一團團,像是鋪了華美的地毯,站在33萬畝森林與10萬畝草場形成的天然巨型"氧吧"中,絲絲涼意滲進肌膚,深深吮吸到草原的清新。騎馬、射箭、放風箏、卡丁車、越野車、滑翔傘、滑草……構成茫茫草原上跳動的生命旋律。伴隨著歡樂的氣氛、悠揚的歌聲,鮮美的烤羊,身體已經融化在這連綿的草原夢境中。
冬季仙女山白雪皚皚,銀妝紗裹,大草原滑雪、賞雪、雪地烤羊,把酒臨風,興致昂然;夏季園內氣候濕潤,茫茫林海,清風吹拂,涼爽宜人,是休閑、度假、避暑的絕好去處。高山草原是最引以為驕傲的游覽景觀,其旖旎美艷的風光被廣大游客譽為具有西歐牧園風情的“草場公園”和“南國第一牧場”。
排名第三:大足石刻

“北敦煌、南大足”,就算看過龍門,走過云岡,大足石刻作為中國古代石刻藝術的代表作仍然是不能錯過的。她集我國石窟藝術之大成,把我國石窟藝術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74處5萬余尊宗教石刻造像的總稱。大足位于四川盆地東南,西距成都271公里,東去重慶167公里。全縣面積約1400平方公里。大足建縣于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距今已有1230多年歷史,其縣名取“大豐大足”之意。大足石刻始創于初唐永徽年間,歷經晚唐、五代,盛于兩宋,綿延明清。 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處(北山、寶頂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四處(南山、石門山、石篆山、北塔),妙高山、舒成巖、尖子山等68處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北山、寶頂山可為大足石刻中最具規模、最有價值、最集中、藝術最精美的石刻造像代表。1999年12月1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將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5處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大足石刻以佛教造像為主,兼有儒、道造像,從藝術上來說,大足石刻體現了我國晚期佛教造像“神的人化”的特征。
北山石刻中的“轉輪經藏窟”被許多藝術家譽為宋代石刻之精華和代表,此窟石刻造像秀美、雕刻精細、整體布局和諧協調、保存完好無損,堪稱東方美神之大薈萃。特別是此窟中的普賢菩薩,具有東方女性美的特征,表情溫柔嫻靜、典雅大方,被譽為“東方維納斯”。另外,二十二章《古文孝經碑》,則被稱為“寰宇間僅此一刻”。
寶頂山石刻,氣勢磅礴,宛如一卷鐫刻在500多米的崖壁上的連環圖畫,前后內容連接,雕像無一雷同。而且佛教的世俗化、民族化、生活化特別顯著,可以說完全是中國化了。南山石刻是中國道教造像的代表,其中的三清古洞,是最完備而有系統的反映宋代道教神系的實物資料,是中國宋代雕刻最為精美的石窟。石篆山石刻是典型的釋、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區,在石窟中罕見。如孔子龕、老君龕等。
排名第四:萬盛黑山谷

森林覆蓋率達97%,被專家譽為“渝黔生物基因庫”,是目前重慶地區最大的、原始生態保護最完好的自然生態風景區。
黑山谷景區原始生態風景由峻嶺、峰林、幽峽、峭壁、森林、林海、飛瀑、碧水、溶洞、棧道、浮橋、云海、田園、原始植被、珍稀動植物等200多個景點景觀組成。
黑山谷風景區全長13公里,其中有6公里的電瓶車車程,6公里的棧道和浮橋,1公里的上山觀光索道(也可步行)。從景區大門進入,沿河而下至響水村一段,河谷寬約40―50米,沿河有平緩地,上面是丘陵和山地,呈階梯狀地形,河谷斷面呈“V”字形,河面狹窄。以下河段寬度一般約20米,有的河段僅幾米,其中,魚跳峽、野豬峽、猴跳峽,最寬不足10米,最窄處僅兩米,采取浮橋、吊橋方式通行,極 富挑戰性。黑山谷頂底高度在400―600米之間,河谷兩岸谷坡陡直,坡度一般在70―80度,部分岸坡直立在90度以上,高在1200米左右,其形象奇妙無比。
景區有黑山大佛、夜郎公主峰、九曲畫屏、白玉觀音、石劍峰、石皇傘、隱佛崖、天王峰、駱駝西行、黑猴迎賓、鯉魚峽、筆架山、散花瀑、燈臺瀑、神龍峽、飛云瀑等獨具特色的景點景觀。
景區集渝黔自然山水之幽、秀、險、奇特點于一體,薈萃了西南喀斯特地貌風光之精華,是旅游觀光、休閑避暑、度假探險、采風考古、地質科考的理想去處。
排名第五:豐都鬼城

重慶豐都名山旅游集團公司是三峽庫區旅游業務規模最大、實力最雄厚的大型旅游股份制骨干企業,擁有二億多元的固定資產,是一個集國家級重點名勝景點、國際國內旅行社、賓館旅游車隊、旅游索道等為一體的集團企業。公司所屬的名山風景區內有一九八二年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長江三峽名勝古跡――――豐都名山;有全國最大的民俗文化人文景觀――――[鬼國神宮]和國家級森林公園雙桂山。包含景點有山曉亭、鬼門關、天子殿、四大判官、報恩殿等。
排名第六:芙蓉洞

位于武隆縣江口鎮的芙蓉江畔,距武隆縣城20公里。全長2700米,芙蓉洞以豎井眾多、洞穴沉積物類型齊全、形態完美、質地純凈著稱,其豎井是目前國內外發現的最大豎井群。洞內各種次生化學沉積物琳瑯滿目、豐富多彩,幾乎包括了鐘乳石類所有沉積類型,達70多種,中國洞穴協會會長朱學穩教授評價說“芙蓉洞是一座斑斕輝煌的地下藝術宮殿,一座內容豐實的洞穴科學博物館”,游客稱其為“天下第一洞”。該景區于2001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區。被評為中國最美麗的洞穴。2007年6月27日芙蓉洞與天生三橋、后坪箐口天坑景區一起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6個世界自然遺產和重慶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也是中國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唯一的洞穴。
排名第七:金源方特科幻公園

“金源方特科幻公園”位于在重慶市江北區北濱路,公園是由深圳華強文化科技集團與世紀金源集團共同合作打造,投資總金額逾3.9億,總面積4萬余平米,可同時接納6000~8000名游客,并設有7000個停車位。
金源方特科幻公園是一個以文化為核心,以科技為依托的現代都市文化主題公園。園區由銀河廣場、恐龍危機、飛越極限、生命之源、嘟嚕嘟比劇場、太空山、海螺灣、西部追憶、影視特技攝影棚、兒童天地十個主題項目組成。形式新穎,內容豐富,活潑健康,驚險刺激,寓教于樂,參與性強的主題項目。方特科幻公園不僅具有國際一流的理念和技術,更是代表了新興的中國文化科技主題公園。
金源方特科幻公園是由國家旅游局頒發的AAAA級國家旅游景區,也是重慶江北區唯一的AAAA級國家旅游景區,同時又是重慶市教委頒發的重慶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園區內綠樹成蔭,繁花似錦,有餐飲、購物等配套設施。主體項目除兒童天地外均屬大型室內項目,不受任何天氣和氣候的影響,能夠滿足于各種類型的旅游團體及家庭旅游的度假需求。
排名第八:大昌古鎮

大昌古鎮位于重慶市巫山縣境內小三峽風景區(國家5A風景區)滴翠峽口北上10千米處。古鎮始建于晉,已有1700多年歷史,是三峽地區唯一的保存完整的古城。古鎮占地約10公頃,東西主街長約350米,南北長約200米,是一座“四門可通話,一燈照全城”的“袖珍古城”。古鎮現存東、南、西三道城門,東為朝陽門,西為永豐門,南為通濟門,城門都保存完好。還有幾條保存較為完好的明、清兩朝修建的街道。街上牌坊和古建筑群雕梁畫棟,翹角 大昌古鎮圖片飛檐,古風濃郁。
排名第九:縉云山

縉云山,雄峙重慶市北碚區嘉陵江溫塘峽畔,是七千萬年前“燕山運動”造就的“背斜”山嶺,古名巴山。山間白云繚繞,似霧非霧,似煙非煙,磅礴郁積,氣象萬千。早晚霞云,姹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稱“赤多白少”為“縉”,故名縉云山。縉云山與嘉陵江小三峽、合川釣魚城一并被定為國家級自然風景名勝區。
縉云山總占地面積76平方公里,海拔350米—951米,山間早霞晚云,姹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觀云霧之奇,稱“赤多白少為縉”,故名縉云山。
景區古木參天,翠竹成林,環境清幽,景色優美,素有“小峨眉”之稱,是觀日出、覽云海、夏避暑、冬賞霧,飽覽自然風光的最佳去處。景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樹木蔥蘢,森林面積達13平方公里,植物資源豐富。共有植物246科,922屬,1966種,其中有桫欏、水杉、銀杏、紅豆杉、伯樂樹、無刺冠梨和果上長有兩翅的飛蛾樹等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45種;有縉云槭、縉云四照花、縉云黃芩等特色植物38種,是長江中上游地區具有代表性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林區和植物物種基因庫。山上竹林茂密,品種多達十余種。 有節肢動物2綱,20目,147科,1264種;陸生野生脊椎動物共4綱,21目,51科,189種。先后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中國中小學綠色教育行動野外實習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重慶市環保教育基地”、“重慶市綠色教育基地”等稱號。
排名第十:洪崖洞

洪崖洞以最具巴渝傳統建筑特色的“吊腳樓”風貌為主體,依山就勢,沿江而建,讓解放碑直達江濱。外來游客可在這里游吊腳群樓、觀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賞巴渝文化,品山城火鍋、看兩江匯流、玩不夜風情。
洪崖洞位于重慶市核心商圈解放碑滄白路、長江、嘉陵江兩江交匯的濱江地帶,是新興的集娛樂、休閑、觀光、餐飲于一體的大型功能區域,也是時下重慶最火爆、最時尚、最具風情的都市休閑區。
四條大街 洪崖洞由紙鹽河酒吧街、天成巷巴渝風情街、盛宴美食街及異域風情城市陽臺四條大街組成。四條大街分別融匯了當下所有時尚元素,主題迥異、特色鮮明,絕對是今天來重慶不可不去的地方。
重慶中國青年旅行社官網【http://www.scasst.cn】